第635章旧王已逝新王生-《从长平之战开始》
第(1/3)页
三天的时间几乎一晃而过。
淅淅沥沥的小雨,终于随着冬日,如期而至。
换上了一身厚实的衣服,怀揣着昨夜才刚刚寄到的国书,信陵君再度踏上了前往赵王宫的路途。
显然,魏王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赵括的要求。
虽然心中还有着些许的不安,但信陵君还是只能稍稍按捺住自己的心绪,完成魏王交代的任务。
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,赵括那边也没闲着。
反对这次交易的大臣几乎是络绎不绝地出现在赵括的面前。
对于这样的情况,赵括也是无可奈何。这些个大臣显然都是为了赵国好,赵括又不能斥责他们,而东郡的重要性,他也不能暴露出来,唯一的借口也只能是长平之战了。
可是,这样的借口哄哄百姓还可能,对于赵国的这群老油条,哪里会信!
不信也没办法!谎话重复一百遍,也就成了真理,更何况这谎话还是从如今赵王的嘴中说出的。
不信,也得信啊!
而随着楚国的使者来到邯郸城中,劝谏的声音终于渐渐熄灭,所有人都知道,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。再如何,赵国也不可能同时失信于两个大国。
只是,这边赵括轻松了些,那边的平原君却是要忙坏了。
确切地说,是他和信陵君二人,针对着换地的细节,一遍又一遍地讨论着。
大到城池及周边区域的归属,小到粮秣的给付时间和方式,几乎方方面面,信陵君都要争上一争。楚国的使者完全是陪跑的。
一方面,当然是魏国如今早已经不似以前那般阔绰,即便是一文钱,一粒黍米,信陵君也要为魏国尽力争取。
另一方面,信陵君也想在这繁杂的谈判拉扯之中,试图发现赵国其他的意图。
对于这样的招数,平原君显然也是颇有经验。不就是谈嘛,谁怕谁?!
嗯,赵括怕了。
倒也不能说是怕了,只是赵括根本不屑于理会这样细枝末节的争取。尤其在自己的根本国策面前,这样的细节争取,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。
于是,在听过两次谈判汇报之后,赵括便向平原君作出指示:成大事不拘小节,尽快敲定换地事宜。
得到了最高指示的平原君倒也没有直接同意信陵君的要求,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缓缓撤退和妥协。
而随着赵国的妥协,谈判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。
终于,随着国书的交换,一场看似由魏国导演的,实际却是赵国在幕后指挥的换地大戏,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大戏的结果,可谓是三方各得其利,皆大欢喜。
最欢喜的当然要属魏国了,它得到了包括洛城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周王畿之地,同时赵国将在河雍之地驻军,策应周王畿之地的安全。
可以说,魏国已经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,而它所付出的代价却并不算太多。
首先是地盘方面,魏国东郡一十二城池,全都划归给了赵国所有。
其次是粮食方面,魏国一次性给付了赵国五十万担的粮草,而往后的十年内,每年的秋收之后,还要给赵国给付十万担粮草。
最后便是联盟方面,赵魏重申了合纵之要,并双双谴责了韩之国弃友从贼的行径。基于此,魏国承诺,在赵国进攻韩之国时,至少要以三万大军陈兵韩魏之边境,以为策应。
当然,赵国得到的也不少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