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中秋-《路仁传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是阳光最烈的正午,几人就着矮凳坐在外面那棵大树伸进来的枝繁叶茂的枝干底下,秦爷爷手中的竹扇轻轻挥动,带起秋风拂过我的面庞。

    世上哪还有比这更惬意的时候呢?

    吃过午饭,依旧坐在大树底下乘凉,母亲还是二话不说,仿佛世上没什么事情是值得她多开口的。

    父亲倒是喜欢和人聊天,特别是关于过去的事,便和秦爷爷李叔聊得起劲,我在一旁没事做,渐渐地竟也听得着迷。

    尤其是李叔,独特的嗓音和说书的口吻,讲起巴蜀地的种种传说奇观,完全让我忘却了时间,不知者不觉天就已经黑了下来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他一拍大腿,我神情惊异,回神一看,才发现一轮圆月在众多夜星的衬托下隐隐开始显出。

    躺椅上的秦爷爷已经睡去,轻声打着呼噜,不知是因为听故事还是单纯想睡。

    母亲从灶台将早已温热好的中午的剩饭端来,又从屋内取来盘果盘和一盒月饼,父亲也是高兴,快步地拿出两壶浊酒,说要与李叔喝个够。

    父亲的酒味道都不大好闻的,一开始我完全受不了,兴许是嗅久成习,到现在不至于要捂鼻子。

    “行,平常我是不会答应的,今天中秋,就陪你来两口。”

    沉闷的酒杯碰撞声在石桌上响起,两人仰头一饮而尽,在月光和烛光的照样下,李叔的脸颊竟是已经通红,我看得生奇,平常父亲可是要一壶下肚才红脸的。

    父亲朝李叔摆摆手,调笑道:“李哥,你这酒量怕是不行哦。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李叔不带怕的又倒上一杯,“你不知道,我就这样,沾酒脸红,倒是人不醉脸醉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两人都被李叔的话逗笑了,我却不懂这其中的好笑之处,只能迎合着露出笑脸。

    记得夫子说过人的情绪也能传递给周围人的,我被他们的笑声包围着,心里竟也生出些许开心之意了。

    又是一杯下肚,李叔给两人倒酒,同时笑道:“路老弟,来,今晚就在你儿子面前吟诗一首,权当作为念书的榜样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不行,好多年不作了,说不出来。”父亲赶紧摇头推辞。

    我惊奇地看向父亲,自是不知道他还会吟诗的,夫子最近在教《诗经》,短短几句,却是诗情画意,让人遐想联翩。

    “哎呀,告一哈嘛,在过人儿子面前,有啥子要不得的嘛。”李叔也渐渐说起巴蜀方言和口音,幸好我自小这么学的,能听懂。

    “那好。”父亲放下酒杯,站起身来,抬头望月,神情与适才喝酒说笑完全不同,也异于平日。

    他渐渐皱起眉头,竟是面露失落,我看得紧张,不觉两手攥紧了衣角。

    “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风?”

    父亲说完一屁股坐了下来,仰头一口闷酒喝下,全然没有了先前的轻松活泼,我虽听不懂这诗的内容,但能知道父亲吟诗时的语气并不好,透着忧伤和失落。

    李叔听完也将笑意收起,看着父亲叹息一声,却是摸了摸我的头,解释道:“你爹是怀乡思人了。”

    我不太懂,但却听见了“怀乡”二字,以为是父亲思念故乡了,却又想起之前爹说他也只去过一次巴蜀,为什么会怀念那里呢?

    李叔笑了笑,也将浊酒送入口中,说:“以后你就明白了。不说这些,小路,你可知道‘嫦娥奔月’这个故事?”

    我摇摇头,平常除开李叔秦爷爷,也就张长乐接触得多,要说江湖侠客的传奇趣事,我倒还知道一些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